- 發布日期
沒有疑美論,只有疑賴論
- 作者
- Name
- 葛如鈞
- @dAAAb

民進黨執政一年:罷免與罷工取代治國
民進黨政府執政將近一年,卻讓臺灣陷入「罷免、罷工、罷了」的政治泥淖,無視國際局勢的劇烈變化。賴清德總統是否看過日曆?如今已是川普主政的時代,國際談判焦點已轉向關稅、AI、太空、無人機與政府效率(例如美國的DOGE計畫),而非過去民主大聯盟的意識形態框架。

意識形態過時:民進黨活在過去
民進黨過去靠左派多元議題起家,如今世界風向已變,卻仍沉浸在昔日榮光,以為靠意識形態和「民主大聯盟」口號就能治理國家。多元議題固然重要,但當前全球競爭已聚焦於新國防科技、AI、能源、關稅與政府效率,民進黨卻毫無作為。
能源政策落後:核電議題杯葛十年
以能源政策為例,美國正積極延長核電廠使用年限,96座核電廠中已有60多座通過延役,22座甚至延長至80年。德國也在討論重啟6座核反應爐。然而,民進黨卻在立法院教文委員會大談早已關閉的核一、核二,緊抱「非核家園」神主牌不放。民進黨黨團過去十年來屢屢杯葛核能相關議題,身為召委的我昨天給予四小時充分發言時間,結果民進黨仍兩度使出「大散會之術」,讓議事空轉,令人遺憾。
外交失誤頻傳:川普陣營不滿加劇
更令人擔憂的是,民進黨在國際外交上的失誤。美國總統大選前,Taiwan Plus以「重刑犯」稱呼川普,中研院的研究低估川普勝選率,顯露立場偏頗;選後,民進黨頻頻與川普「十人黑名單」中的三人會面。我訪美時已聽聞美方對民進黨在不對稱戰爭、能源、AI等領域的無能感到失望,甚至「棋手論」可能已觸及川普陣營的紅線。

溝通無門:賴政府恐成麻煩製造者
經濟部次長赴美「溝通」一個月後不得其門而入,改稱「情蒐」,顯示賴政府很可能已被川普政府標記為「不懂轉彎、仍活在民主黨時代」的麻煩製造者,甚至可能成為「澤倫斯基第二」。民進黨如今傳出花大錢試圖拉攏川普卻無門可入,這完全在預料之中。
拒絕改變:民進黨恐成川普拒絕往來戶
只要民進黨中央繼續沉迷意識形態、情勒民眾、喊「民主大聯盟」口號,而不專注治國、拼經濟、撙節開支,甚至在野黨動手後還哭窮,AIT三度暗示復興核電卻仍杯葛議事,賴清德與民進黨恐將長期成為川普陣營的「拒絕往來戶」。
國民黨的呼籲:民進黨必須與時俱進
國民黨呼籲民進黨不要成為那個不懂閱讀空氣與時代的政黨。賴清德總統與民進黨必須正視現實,與時俱進,否則臺灣將在國際舞台上日益邊緣化。
本文與 Grok AI 協作